現在只要大家在網上開一個倫敦金的投資平臺,基本上都可以同時參與倫敦銀的交易。從表面上看,投資黃金似乎更為穩妥,而白銀則顯得更為激進,但真相往往隱藏不為人知的數據之中......
通過統計發現,倫敦銀的價格波動率通常是倫敦金的1.5至2倍,這意味著在同樣的杠杆條件下,投資於後者的震盪幅度會大得多。
回顧2011年,倫敦銀價格從49美元懸崖式暴跌至26美元的案例,而黃金在同期的表現則溫和得多,這恰恰解釋了為何中央銀行與機構投資者更青睞黃金作為避險工具。
從市場微觀結構看,倫敦銀市場容量僅為黃金的1/5,這使得大資金更容易造成價格異動。中小投資者常常陷入"低價錯覺",認為單價低的白銀更具上漲空間,卻忽略了單位收益的本質。
事實上,從過去十年數據來看,在同等本金、同等杠杆條件下,精准把握趨勢的白銀交易確實可能產生更高收益,但成功率卻比黃金交易低40%。這種風險與收益的不對稱性,構成了現貨貴金屬市場殘酷的生存法則。
聰明的投資者也許不必糾結於自己該投資於哪個投資品種,更關鍵的是要認清自己的風險承受邊界,在風險與穩健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。畢竟,在數十倍杠杆的放大下,危險的往往不是市場的波動,而是人性對貪婪的無限放縱。
[版權聲明]本文章為原創文章,轉載需注明出處https://www.gold2u.com,對於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,將依法保留追究權。